外围买球app下载

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发布时间:2007-03-31 来源:商学院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在工作中都面临着社会对与其岗位职责相匹配的职业操守的基本要求。在教育部门,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一直是为师者的行为箴言。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对于学生的关爱出自教师的职责,是一种因责任而生的不计回报、无私的、广泛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实现教学功能的最基本的前提,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教师对学生不怀关爱之心,纵然其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教学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德还是智慧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罗素语)。

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严格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学生、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即一种严慈相济、持久的爱,需要的是长期的身体力行。只有关爱学生,才能使教师不断乐业、勤业,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既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从而产生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的一定性格,培养人的良好品德。

在现今社会,对学生的关爱还体现在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平等意味着尊重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人。然而,师生平等并不是放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而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这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则重要定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并努力地创造一个促就学生自觉的环境。

正确认识教师的价值是自觉履行师德的动力。教书育人是以笔墨悟学、以讲台传道的过程。在目前各种新思维层出不穷、新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教师不只是“红烛”、“春蚕”的形象,而是应该具备与时代相符合的特征,即创造性。三尺讲台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平台,为学生成长付出努力,也是实现自身价值,推动社会发展的舞台。实际上,一次好的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性,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老师的学习能力;与学生交流、相处,也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正所谓教学相长。从这一角度而言,教师工作不仅有灯下埋头苦读的付出、学海泛舟的辛苦,也有学生飞扬的青春带来的感动与激励。教师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也在收获,而且是巨大的收获。

不断寻求自我发展与完善是师德持久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在一个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育环境的改善,决定了教师必须是一个终生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的人,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并使其充满创新性。 寻求自身的发展的教师,会把自我的发展与职业的要求结合起来,把教学的成功与持续不断的学习结合起来。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也才能完成社会的重托,而高素质的教师是在终身教育特别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应积极地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的知识,这是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也是师德持久的源泉。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