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文化与传媒学院莫林虎老师做客人民网传媒频道
发布时间:2006-12-21 来源:文化与传媒学院

2006年12月20日下午2:00—3:00,外围买球app下载文化与传媒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莫林虎老师应《人民日报》人民网传媒频道邀请,专程到人民网就“财经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与网友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访谈中,莫林虎副院长介绍了国内外财经新闻的历史和现状,回顾了中国财经新闻专业的历史,总结了国内高校财经新闻专业的成绩和不足,并对财经新闻专业未来的发展做了预测。同时,莫林虎副院长还特别介绍了外围买球app下载财经新闻专业培养中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并重点介绍了该专业的特色与创新之处。这次访谈十分成功,互动气氛非常热烈,在短短60分钟时间里,网上发表帖达72个,数百人点击。访谈结束后,莫林虎副院长和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进行了沟通,官总裁希望外围买球app下载的领导、老师经常到人民网做客,将中央财经大学的成就更好地推介出去,将外围买球app下载的形象塑造得更加完美。

本次访谈内容在网上发布后,当即引起了相关媒体的注意。当天晚上7:30,中国网就对这次访谈进行了全文转载。

附:访谈记录

2006年12月20日下午2:00——3:00

地点:《人民日报》人民网传媒频道

莫林虎: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到人民网传媒频道跟大家一起就财经新闻人才培养问题跟大家一起交流。我在中央财经大学不是从事新闻方面教学工作的,但因为我在学院负责教学管理工作,所以财经新闻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改革项目的制定、实施也经常参与,同时和教育界、新闻界也经常有联系,所以对财经新闻也有了一些感想。今天就借此机会把这些感想和大家一起来进行交流。

莫老师您好,请问财经新闻目前的研究状况如何?请您介绍一下国外财经新闻的情况.

莫林虎:财经新闻教育方面的问题,现在无论是新闻界还是教育界都比较关注。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对每个人的生活也影响越来越大,财经新闻对监测国家的经济环境,对于提供有效有用的经济信息,对推动重要经济社会的改革开放,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当前财经新闻的人才是极度缺乏的。在这种情况下,大概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一些财经院校就开始开办财经新闻的专业,以期解决财经新闻人才缺乏问题。

财经新闻专业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很多外围买球app下载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是,总体来说,财经新闻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探索出为教育界和新闻界普遍认同的培养模式,所以今天我们在这里想就这一问题做一个深度的探讨。

我也不是专家,我只是作为一个教育界内的一名教师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一起交流一些想法,并总结一些教训和经验。

网友鲁细细1234:介绍一下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吧,都有哪些专业?讲授什么课程?

莫林虎:我们文化传媒学院是从1995年开始成立的,财经新闻专业是从1998年开始招生的,到目前为止,我们财经新闻专业已经招了九届了,除了财经新闻专业以外,我们还有财经文秘、文化产业、广告学,共四个专业。我们四个专业的特点就是:融合性、实务性。所谓“融合性”就是把我们外围买球app下载的优势学科,管理学、经济学的学科与文化、新闻传播、艺术等学科融为一炉,培养复合型人才。

从我们十多年的历程来看,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网友两条小鱼:莫老师 您怎么看财经新闻的故事化写作倾向?

莫林虎:财经新闻故事化的倾向,它主要是针对大众化的新闻受众的。因为对于一位普通的民众来说,这种专业的经济知识是比较艰深难懂的。而经济它确实有专业性,但是它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一定会有它人性这方面。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家之所以成功或者失败,除了他的专业知识以外,一定有着丰富的人性原因以及复杂的政治、社会、文化因素的。所以,财经新闻的故事化,有其必然的因素在其中。

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一些著名的媒体,著名的财经媒体,也非常强调把新闻报道提升和戏剧的高度,比如说《财富》、《福布斯》,《福布斯》的文章中充满了统计数字,但是它总聚焦于人与人性。在这方面我们中国的财经媒体也开始在这方面努力,比如说《财经》杂志,已经注意在报道重要经济事件和经济人物的时候,把背后的人性和社会因素表现出来。

网友飞天女巫:莫老师 财经新闻的写作诀窍是什么?

莫林虎:要我说没有诀窍。新闻是一个非常强调实践的一种职业。美国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培根博士在一篇文章中说:“外围买球app下载鼓励学生通过拓宽自己各种学科的知识面,以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没有人能否认,记者应当是一个通才,但是不断实践、不断写作是不可替代的。”

因此我认为,从事财经新闻的第一个方面是勤奋。“勤奋”首先必须对基本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要有较深的了解。从业人员应当能够和经济学家或者企业的高管进行深度对话,至少应当能够听懂他们的意思。第二点,从业人员应当对国内外财经媒体的情况,以及财经新闻的情况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第三点,在此基础上,应该去尽可能多的地方、公司、或者政府部门去采访。《华尔街日报》每天头版总有一篇几千字的长篇报道,据他们的副总编辑介绍,这些文章都是花费几个月做出来的,一般的专题报道需要一到三个月,有的需要半年时间,还有的需要几个人合作去做。所以,这些文章一出来往往在业界反响很大。

这种经验对于我们中国的财经新闻的学生,以及财经新闻的从业者,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所以,我认为勤奋是首先必须要特别强调的。

第二个方面,沟通能力。沟通包括几个方面,首先第一个是和企业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分析师、政府官员等专业人士的沟通能力。第二是跟编辑的沟通能力。在深入沟通的基础上,寻找最合适的一个报道方式。同时,还要有能跟受众进行沟通的能力。因为我们的受众很可能不是专业人士,怎么样把专业的、深奥的经济现象和知识转化为普通受众能理解的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的学生在中国银行工作的聂俊峰同学,他讲到:“财经新闻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世事洞明、气韵生动”我觉得他说得很精当。

第三个方面,是对新闻写作规律的纯熟运用。

网友念生莲:莫老师:能否透露一下文化传媒学院学生的就业情况,现在在学院里设有硕士点吗

莫林虎:我们学院就业情况还是不错的。这个“不错”是相对目前就业形势很严峻的情况下来说的。比如,财经新闻专业,中国有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截止到2005年3月已有661所。每年的毕业人数,据估计,近十万人。据我所知,普通新闻专业已经是供大于求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财经新闻专业,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

我们学院,硕士点目前有三个,一个媒介经济、一个是文艺学、一个是逻辑学。欢迎大家报考。

网友:莫老师:财经新闻是新兴的交叉学科,很多院校仅仅是将“新闻专业课程”加上一些“经济类课程”简单复合,而非有机融合,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上主要设两类课程,一是新闻专业课,如采写编评等,目的是让学生打好新闻功底;另一类是财经类专业课,如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等课程,以此来奠定经济学基础。这种简单的相加,很难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财经新闻专业的“新闻学原理”与普通新闻专业的“新闻学原理”没有任何区别;同样,我们的货币银行学除了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的浅外亦无任何不同。一般来说,教新闻的大部分老师不懂财经知识,而教我们经济学的老师也基本上不懂新闻,两班人马交给我们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然后我们的老师们说让我们自己去融合。于是我们在黑暗中摸索、迷茫、浪费时间。所以尽管我们专业的市场前景被人看好,而面临的办学模式已经遭遇尴尬,培养出的学生往往也不能适应与满足当前媒体对本类人才的需求。您觉得究竟怎样开展我们的教学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财经新闻专业人才、才能使我们的毕业生不至于遭遇毕业时的就业尴尬呢?谢谢老师

莫林虎: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也是目前开设财经新闻专业的高校普遍遇到的问题。目前的问题就是,财经和新闻两张皮,理论和实践脱节,正因为如此,尽管目前中国有大约20所高校,开设了财经新闻专业,但财经媒体财经新闻人才缺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我们认为,要想把这个专业真正办成,融合型的专业师资是最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师资”,既懂经济学的理论,同时又了解经济实务,同时也了解新闻业务。这样的师资,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基本上可遇不可求。所以如果要想办好财经新闻专业,在目前情况下,就要对现有的师资进行强化的培训提高,目前我们外围买球app下载的做法是:

一、选派出国进修。今年我们已选派两位新闻学教师到美国学习新闻传播学的。明年,还将要选派一位教师出国进修。

二、选派教师到财经新闻媒体挂职工作。

三、将财经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请到外围买球app下载,举办课程讲座。密切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

四、创新办学模式。例如,采用双学位、辅修专业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经济学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采取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等。

主持人:您认为一个优秀的财经新闻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在目前的情况下,什么样的模式最适合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

莫林虎:这个问题也问得很好。但是有很多内容我在前面已经回答了。我这里特别想强调一句的是,要想从事财经新闻这一职业,人脉关系非常重要。我们讲的“人脉关系”不是庸俗跟别人拉关系,而是通过你的工作,你的学识赢得有关专家的认可,使得你拥有丰富的采访资源以及专家评论队伍。这样你才能够比较好的选题,以及比较有深度的见解。

网友尾花宝宝:您平时喜欢看哪些财经类刊物,请点评一下。您愿意向学生推荐哪些?

莫林虎: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不是财经新闻的老师,所以我看财经类的报刊带有强烈个人兴趣。我看得比较多的,国外杂志有《福布斯》、《商业周刊》,国内的有《财经》杂志、《新财经》杂志,报纸有:《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电视比较多看的是CCTV经济频道,至于说要推荐财经类报刊,还是请专业人士来推荐比较好。

网友老姐:请莫老师谈一下硕士媒体经济专业的大概情况

莫林虎:媒体经济硕士研究生,它是在应用经济学下面自主设立的一个硕士研究生点。我们是从2005年开始招生的。目前已经招了两届了。目前有以下几个方向:媒介经济政策研究、出版经济研究等方向。目前我们导师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专家,如中国出版集团的副总裁聂震宁编审,中国经济出版社毛增余编审,就是我们的出版经济研究方向的导师。此外,我们还有海外导师,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刘端裕教授。

主持人:莫老师您好,请问财经新闻目前的研究状况如何?请您介绍一下国外财经新闻的情况.

莫林虎:美国五大最佳新闻院校的教授,大多有十年以上的媒体工作经历。外围买球app下载考核和评定教授不只看论文的级别和数量,更重要的是强调有多少年的媒体从业经历和过去发表过的报道是获得新闻奖项的。在美国的新闻传播学教授,只有17%没有当过记者。那么在财经新闻培养方面,由于美国的新闻学教授很多以前就是资深的新闻从业者,也包括是财经新闻的从业者,因此,他们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上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机制了。他们的课程是把新闻和商业院的课程结合在一起,真正形成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网友Poppy:请问莫老师,怎么样才能使财经新闻报道时简单一点,让一般的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也能够看的清楚?

莫林虎: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就是如果财经新闻记者本人对相关的理论以及要报道的对象,是烂熟于心的话,再加上他有比较良好的表达能力他所写出的报道,必然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气韵生动的。上个星期,中央电视台的《百年讲坛》阎崇年教授到我们外围买球app下载做讲座,我在总结时就说到,真正的大师就是能把复杂的问题通过很浅显的方式,很准确地表达出来。比如说,冯友兰教授为美国的汉学学生讲“中国哲学简史”的时候,就已经达到这种境界了。

如果说“复杂”,那就是如果你本身对相关经济学理论和要报道的对象就是懵懵懂懂的话,你要想非常简洁的表达出来,那真是很困难的。

但是,外行也可以成为内行,关键还是勤奋。我这里想讲一个例子,著名作家韩少功90年代末,在海南办《天涯》杂志时,其中有一个栏目是“特别报道”专门报道社会的热点问题,当时正好是亚洲金融风暴爆发,韩少功就选择这个题材,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海内外的有关报刊、文章加以整理、再梳理,撰写了一万多字的文章。文章发表后,数家报纸连载,引起了国家财政部的注意,打来电话要和他切磋、探讨。韩少功是一个纯粹的作家,此前对经济并无很深的了解,但由于他深入研究材料,所以写出的文章甚至引起了经济界人士的关注和认同。

莫林虎: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共度一个小时的互动交流的时间。在这个过程里我也学到很多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遇到了很多新老朋友,希望以后我们还有机会再次相聚人民网,谢谢大家,再见!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