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贯穿培养目标教育
发布时间:2006-11-14 来源:保险学院

“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问题是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和“怎样培养研究生”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又是关系到研究生学习目标的问题。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专业研究能力的人才。

“教学”、“学术研究”、“服务社会”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三大任务,而其中的“学术研究”更是“象牙塔”的应有之义。“学术研究”是高校师生的共同任务,而对于现代高校教育体制而言,这个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群体指的就是“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198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于学位的规定侧重于学术标准,培养要求针对的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培养人才的目标基本是高校教学和科研人员。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就业范围越来越宽,不局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而且社会的发展也扩大了对高级人才能力的需求,除了教学和科研人员,还需要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应用型高级人才,因此研究生学科当中也相应的增加了许多应用型学科。但是,即使是应用型学科,研究生阶段的要求除了培养“应用能力”外(这一点也是对本科生的要求),更是侧重于“应用研究能力”的培养。

总之,尽管不同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在表述上存在一定的专业性差异,但是其核心都是着眼于培养具备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或者说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专业研究人才(这也是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本科生的培养目标的根本区别)。换句话说,科学研究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类的专业,也不管是理论学科还是应用学科,都有相应的研究领域,也都有相应的对研究能力的要求。所以,研究生培养主要是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让学生明确这一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贯穿“培养目标”意识,用培养目标教育来引导研究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让每位研究生从入学起就明白: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提高专业研究和创新能力。把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这是培养单位的责任,也是每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责任。

“培养创新型专业研究人才”这一目标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研究”,其二是“创新”。“研究”的体现主要是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参与或承担的课题、学位论文等三个方面;“创新”则要求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东西而且要争取写出别人没说过的东西。

“研究型大学”不只是要求大学研究生在数量上超过本科生,更重要的是要求研究生在质量上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即具备一定的专业研究和创新能力)。如果说本科生的教育是侧重于“授人以鱼”,那么研究生的教育则更多的是“授人以渔”,相应地,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也就不能只停留在日常事务上,而是要与培养“渔”的能力、“培养专业研究创新能力”这一目标结合起来,贯穿培养目标教育。

把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二者结合起来除了能真正、有效地促进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之外,还能产生一些其它的积极教育效果:

这种结合的第一个积极效果就是能在研究生中真正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相应的也能产生更为丰富的科研成果。这是一个类似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简单因果关系。

结合的第二个积极效果就是让研究生明确了课余时间的意义所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如本科生那么密集,其用意就在于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查资料、去做研究。并在思考问题、查阅资料、做研究的过程中,培养研究和创新能力。研究生明确了上课与课余时间的关系,就会有目的地利用时间,从而也减少了因课余时间漫无目标、无所事事而产生的一些思想问题。

结合的第三个积极效果就是帮助研究生在毕业时达到外围买球app下载关于科研成果的要求。如果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主动从事研究,在读研究生期间完成2-3项科研成果的“任务”是不成问题的。

结合的第四个积极效果就是在科研过程中实践了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在研究生学术研究方面,我们需要鼓励“数量”、强调“质量”、更要强调“创新”。在“数量”方面要求的是勤于研究、“质量”方面要求的是有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创新”方面要求的是要写出自己的东西而且要争取写出别人没说过的东西,这样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才能把研究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即自我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这一强调“创新”精神的教育在很大意义上就是学术道德教育,同时也包涵了一部分诚信教育的内容,这就是“学术诚信”。

综上所述,培养研究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目标。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贯穿培养目标教育,让研究生在读期间明确学习目标,对于有效实现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对于社会合理人才结构的形成、对于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至关重要。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