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本科生导师制与心理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06-09-30 来源:社会发展学院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个新鲜事物,也是一个良性教育机制。我们社会发展学院自2003年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来,逐渐摸索出一条开创性的本科生教育之路。特别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以“和谐人际,和谐自我”为核心,采取了非常有特色的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首先,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契机,创建和谐、平等、友善的心理文化氛围。

作为本科生导师,除了学术关怀之外,与研究生导师非常不同的一点是,需要注入人文关怀——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他们所学习生活的地方,不仅是自我实现的充电之地,也是可以倾诉可以享受人间温情的心灵家园。

为此,我们在自愿成为本科生导师的基础上,以导师的姓氏拼音和学生的学号为顺序,建立一对一的对应关系。鼓励本科生导师以丰富多样的方式,与自己指导的学生建立和谐的情感关系,同时,也鼓励学生主动求助于自己的导师。这对于任务繁重的导师们来说,无疑是增加了一份责任。有导师在《导师工作总结》中写到,“我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一方面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一方面又深感作为本科生导师是一项更高更强的挑战。”

很多导师都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电话、面谈等方式,与自己的学生保持联系,甚至会利用一起吃饭的机会,与学生谈生活、谈学习、谈就业、谈价值观、谈婚恋观……从中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调节他们的情绪,纠正他们的观念,帮助他们减压。

其次,利用导师制的菜单活动,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我们每一学期都安排了相关的导师制“菜单”活动。这些活动由本科生导师在开学之初自行设计,系里统一规划,制成“菜单”。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的“菜单”活动有:“求职模仿秀”,“我为什么要入党”,“走近马加爵” 心理情景剧,“人格与心理健康”座谈,“心态调整——克服自卑心理”现场辅导,“有趣的心理测验”,“语言表达训练”,“学生干部的人际协调”,“学生干部的常见消极情绪及其调适”等。

这些活动普遍受到同学们的关注。他们从中了解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学习直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学习如何坚持自己的立场,而不使别人受到伤害,学习体察和理解别人的心情,学习用语言和非语言等多种方式促成有效沟通。

很多同学事后谈到,他们更了解自己了,也更容易理解别人了。导师们发现,以前自卑心理比较严重的同学开始变得自信、有主见了,以前在行动上容易退缩的同学开始毛遂自荐当选为班团干部,以前一跟老师说话就紧张的同学开始和自己的导师谈笑风生,以前对专业不感兴趣也不愿学习的同学开始在读书会上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再者,变“谈话”为“聊天”,以人文关怀构建沟通桥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由于合理需求不能满足,期望不能实现,习惯被破坏等原因容易造成内心矛盾和心理落差,从而产生内心的苦闷与烦恼。对于思想不成熟、心理发展不够健全的青年大学生来说,诉说心里话成为一种宣泄情感的必然途径。

大学生不太愿意向老师袒露心扉,因为在他们看来,能够在大学的同龄人里找到知心朋友已经是微乎其微,更不要说是年长自己的老师了。可是,大学里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又要求我们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因而,我系的本科生导师打破了以往权威式的谈话模式,而是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与自己指导的学生聊天。我们的聊天看似轻松、随意,却又不同于漫无目的的“侃大山”,通常是具有工作意义的。

导师在坚持听取同学们意愿的同时,有时也会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把传统意义上的“谈话”变成轻松的“聊天”。让学生在自然随意中感受导师的亲和与平等,流露自己的心声,进而及时地帮助他们排遣、宣泄心中压抑的消极情绪。

当然,与学生的这种“聊天”是建立在真诚关怀、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因此,当我们与学生的谈话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时,比如:宗教、性、爱情、家庭伦理等,从来不会当头棒喝,而是耐心地倾听,细心地引导。即便是不被一般老师和家长所接受的内容,我们也会有意识地从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对于普遍存在以及某段时间内突显的问题,会在系里的会议上进行集中讨论。

最后,充分利用师资特色,实行个性指导。

人的内心世界丰富而复杂,而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作为本科生导师,还承担着某种意义上的“心理保健师”的角色,这就需要导师自身增强探究学生内心世界的勇气与智慧。我们希望自己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能拥有健全的人格。

为此,导师制注重个性指导——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发挥导师的个性优势。有的导师善于进行心理辅导,有的导师擅长职业生涯规划,有的善于解决学生的实际生活困难,有的善于开展思想工作,有的善于指导科研……

本科生导师制因其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指导特色,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祝愿这条新路越走越好!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