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行于心田,皆在点滴之间——浅谈个人修养与交往礼仪
发布时间:2006-06-15 来源:2006年6月15日 第58期

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说过,人在社会生活中,是难以离开与其他人进行交往的。一个人要生存,就必须以各种形式与其他人进行交往。正因为有了交流,人类文化才得以进步。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求职应聘、对外交流等活动成了摆在很多人面前的必修课,而掌握一定的交往礼仪,则会为生活带来更多欢乐,使人在工作与学习中举重若轻、收放自如。

我国自古就为礼仪之邦,著名典籍《礼记》、《论语》等书中曾多次提到“礼”字,礼仪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文化之中。古人将“温、良、恭、俭、让”视为自身修养的标准,而礼仪的核心就是律己敬人。交往礼仪中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叫做“三A原则”,其含义就是要求人们在与其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要以实际行动去“接受对方、重视对方、赞同对方”。在交往礼仪中还有诸多细节,它包含五个要素,即:称呼、介绍、握手、名片和交谈。

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一个人自身的教养和对对方尊敬的程度,所以称呼要合乎常规、照顾习惯、入乡随俗,并且对生活中和工作中的称呼要进行细心的区分。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平时的交往中不加称呼而直接切入话题是十分不礼貌的。对任何朋友、熟人,都可以人称代词“你”、“您”相称,对文艺界、教育界人士,以及有成就者、有身份者,均可称之为“老师”。尽量避免使用错误、过时、不通行、庸俗低级的称呼,不对他人起绰号。因为“一个人关心别人的处境和尊严,必是出于自己内心的尊严和体验”。

介绍是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增进了解的基本形式,精炼简明的自我介绍不仅能让别人了解自己,而且能加深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这在求职之中显得尤为重要。而进行他人介绍时,要坚持“尊者居后”的原则,即将年少者介绍给年长者,此外还应注意介绍的时机,了解双方是否有意相识。握手是表示双方友好的一种方式,但应该注意握手的场合,伸手时要依照“尊者决定”原则,即身份尊者先伸出手来。握手时应该目视对方并且口道问候,切勿显得三心二意,敷衍了事。握手时双方的最佳距离为一米左右,时间不宜过长,不要争先恐后,或者面无表情,拒绝与他人握手,这样都会让对方感到不自在。应聘结束时,与人事经理最好以握手的方式道别,离开办公室时,应该把刚才坐的椅子扶正到刚进门时的位置,再次致谢后出门。经过前台时,要主动与前台工作人员点头致意或说“谢谢你,再见”之类的话。

名片是一个人的“介绍信”,除了恰当的制作外,还应注意,在递出名片时,应朝着对方的阅读方向;收取时,应双手接过名片,认真阅读,不应在接过后将其放置一旁或者塞入裤兜。

古语说:“融于交流,盛于久远”。谈话也是一种艺术,它体现着人的知识、阅历、教养和应变能力。交谈属于双向沟通,所以要自然、真诚。交谈的语言则要文明、礼貌、准确。美国的艾伯特说过,一个信息的传递等于7%的语言加38%的语音和55%的形体,所以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表现,在交谈过程中不要心不在焉,表情要认真,并且适时地加以配合,提出自己的看法,切勿以自我中心,要礼让对方。面试结束后无论是被顺利录取还是仅得到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都要注意礼貌,对用人单位的人事主管抽出宝贵时间来与自己见面表示感谢,并表示“希望可以成为你的同事”,“将以在公司工作为自豪”等等,这样既保持了与相关单位主管的良好关系,又表现出自己的内涵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在交往过程中,最不可忘记的就是宽容,“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学会宽容,就像在湖水中撒入一把盐淡而无味,自己也会变得博大。

礼仪是一种修养,它需要执著细心的点滴积累,在言谈举止中,显现出人格的魅力;礼仪又是一种习惯,在我们尊重别人的同时,就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以得体的举止,文明的语言为友,会感到神清气爽、轻松自如,而且会让人在今后的发展中走得更加顺畅。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礼仪从自我做起,发于点滴,行于心田。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