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支农
发布时间:2006-06-01 来源:社会学系

王积超老师长期担任星火社的指导老师,非常关注“三农”问题,记者有幸采访到了王老师,请他就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大学生支农话题做了精彩的介绍。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继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是对农民利益的合理补偿,是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合理校正长期以来以工业和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实现以工补农和以城带乡。

王老师指出,在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提高农产品价格等政策后,农民的生存问题解决了,农村社会稳定了,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农业产业化问题。王老师认为这是关系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他在实地调研时发现,许多地区的农业结构不论从农产品种植结构,还是从劳动力构成来就看,都保留着传统模式,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王老师指出,虽然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倡导科技富农,尤其要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障碍,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农民的观念问题。毕竟像生物工程这样的高新技术的投入是有风险的,农民有规避和惧怕风险的本能,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在农民观念转变的前提下,最重要的就是农民的自身素质,即实际运用科技致富的能力。为了农民能够操作相应的技术以改变、调整农业生产,政府近几年大力推行大型的职业培训,此项工程一方面是增长农民的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城镇化进程,逐步调整农业和农村劳动力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基,必须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来抓。

其次,农村脏、乱、差问题。在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下,许多地方采取了相应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忽视一些基本问题。王老师指出,集体农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方式,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较严重的就是集体排污问题。现在农民分散居住、经营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经由自然分解,保持生态平衡,而集体农庄的生活和生产有可能导致生态失横。另外,农村水资源保存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地方还处在一次性灌溉、靠天吃饭的状态,滴灌等先进技术利用差。

第三,基础设施问题。目前农村急需改善基础设施,要加强集体农庄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交通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比如中西部地区每家农户拥有一台拖拉机,农户各自反复喷洒农药等,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利用公共服务建设来解决。

王老师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关键的任务就是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宏观科技功能是巨大的,虽然目前的微观操作性程度还不强,但农业产业化最终能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新农村建设正是一个农民逐渐自觉需求素质和科技的历史过程。

谈到大学生支农,王老师认为这首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历史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使“三农”问题成为发展中的顽疾,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大学生和学术界等的关注下,农民负担这项困扰我国农村多年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支农的大学生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三农”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农业的转型,从过去农民的本能性劳动和播种,向现代新型农业转型,是支农大学生需要配合党和政府解决的新问题。

其次是大学生自我成材的需要。大学生在支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困惑,能使大学生得到非常大的锻炼。大学生在支农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良知和勇气,同时也使自身得到了锻炼。这些实践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求知热情,锻炼自己的人格,真正做到自信、自强。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