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青年应如何做学问——三场学术报告有感
发布时间:2006-03-05 来源:社会学系

??学习国际政治专业,首先在于弄通世界史,只有了解历史才有可能真正把握当前时代的脉搏,更好地从事国际政治的研究。史学对我们而言乃是至关重要的研究工具,需要我们从更深层次和更广角度上去把握。10月8—9日,我有幸参加了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全球史研究与教学研讨班,受益匪浅。

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教授的《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北京大学何芳川副校长的《文明与航海:兼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的《世界中古史的教学与研究》以及美国夏威夷大学的professor Jerry .H. Bentley 的《National History and world history 》使我不仅感受到学者的风范,更领略到做学问的态度及追求真知所应有的方法。

刘家和教授深刻阐述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于世界历史研究的意义。世界历史不是简单的国别史的堆砌,逻辑联系探讨了历史的比较研究与世界历史的关系。这为我们深入研究世界历史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在讲座中,他用深刻而诙谐的语言指出了T.Kuhn关于世界历史“imcommen-suribity”,即“强调了历史的断裂性,否定历史的连续性”的错误,从而使我对“有关‘不可公度性’的讨论——为我们深入探究历史比较的理论根基提供了参照”有了更深的了解。刘教授在讲座过程中,因老年性的手颤无法完成幻灯片书写,但他仍坚守着传道授业的职责,令人钦佩。

何芳川教授讲授主题在于海洋与航海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并由郑和下西洋谈及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航海的关系。他阐述了朝霞时代、古代辉煌时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及早期帝国主义时期五个阶段的航海以及对文明的成长与成熟所产生的影响。资本主义时期的航海尤其是海外掠夺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着特殊意义,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天然需要航海学。

何教授还谈及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的意义,以及他对毛泽东主席所说的:“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也会缓慢的进入资本主义时期”的不同看法。何教授强调:历史不能如此简单的推测和假设,更需要的是在同时代,中外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发展的历史土壤的不同性。进而说明了由于所站的文明的高度不同,欧洲航海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而郑和下西洋则成为封建历史的绝唱这两个迥异的结果。

何教授的讲座体现出有条不紊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及严谨工整的研究态度。他同样带病出席会议,但在会议过程中和对听众问题的解答中,他对历史学的一腔热忱足以打动台下的每位听众。

马克垚教授则主要提出了他对世界中古史的教学与研究的三点建议。一、针对研究历史中文化的隔膜,要花力气去学习语言;二、要从原始的资料出发研究历史;三、要建立自己的研究世界史的体系。这三点建议,既是他自己对世界中古史的教学与研究的心得,同时又是对台下历史学研究者的指引与寄托。马教授在答问时对于自己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以谦虚的态度做出了解答,没有刻意掩饰不足之处,并号召青年学者继续深入和完善这些研究。体现出一种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

三位史学界的泰斗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不只局限在历史学的研究上,同样体现在各个学科中。

做学问,首先讲求一种正确的研究方法,即便这种方法并非为大家所公认。做学问的人不要人云亦云,但也应杜绝凭空臆断。这便要求我们要大胆创新,既立足于现实的学说,又不只停留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本身,而要思考旧的学说是否有改进和改正的余地。并且还要寻找如何将其他学科的成熟技术融入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来,扎实基础,认清方向,从而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做出成绩,真正使新的研究方法得到肯定和认可,使新的问题在实践中得到探索和解决。刘家和教授“历史的比较研究”则是将“比较研究”的方法植入历史学研究方法中去,是历史学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

做学问同时也需要抓住细节,开拓眼界,触类旁通。任何问题的研究,都讲求从全局着眼,从细节入手,把握住任何一个环节才能使研究工作尽可能的完整细致,而且需要研究者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较好的把握所研究领域和其他学科的相关性,有利于更好的获取信息来进行研究工作。何芳川副校长在讲座中提及古代辉煌时期人们与海洋的作用程度时曾举这一例:《晏子使楚》中晏子对楚国人有这样一段描述:齐国人“拂袖成云,挥汗如雨”出行“摩肩接踵” 从这个古老的外交语言中推知当时齐国当时所居住的今上东半岛地区人口稠密状况,从而说明了人类与海洋作用程度之高,便充分展示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对于研究工作的影响是如此之大。

做学问,应该面向实践,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研究和解决问题。要收集情况,要向已经写出的书本学习,要向庞杂的资料学习,还要到现场去看问题发生的情况、背景如何。这样才能弄清问题的本质,找出解决的方法。这里说的“现实”就是指要从最原始资料出发,抓住最真实的内容进行研究。马克垚教授谈及对世界中古史的教学与研究建议中的“要从原始的资料出发研究历史”便体现了这一要求。

做学问,更需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毅力,要对可能的困难做好充分预计,百折不回,知难而进,治学严谨,吃苦耐劳是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科研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你想做好学问,就得准备着向困难发起挑战,投入百倍的热情和精力,最后才会有成果。刘教授、何校长和马教授三位长者的满头银发便是将毕生精力倾注于研究的最好写照。也正因他们具备这种品德和毅力,才使他们无愧于学者的称号。

在学者对社会发展所起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的今天,青年人难道不应该认真反思一下吗?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