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发布时间:2005-11-15 来源:2005年11月15日 第47期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当代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文化背景

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也是信息化社会迫近的时代。我国正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迈进。改革开放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各种异质文化的道德观、价值观冲击着人们固有的观念。同时,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使享受和消费成了普遍的追求。

根据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适应三模式”论,在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青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的原因,成为未来生活的象征。成年人反过来要向青年人学习经验。这时的文化模式被称为“后喻文化”。这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分析

处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文化的变化和矛盾集中反映在当代大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上。进入21世纪,大外围买球app下载园出现了诸多所谓的“新新人类”。他们大多是“网络症侯群”的主力军,自我意识很强,追求享乐, 更有甚者表现为极端的自我主义。究其产生原因,大抵如下:

1、从思想文化环境上看,多元化文化与思潮造成思维混乱。

面对复杂的思想文化环境,大学生由于辩证思维能力欠缺,不能对事物进行客观、全面、动态地分析,从而引起思维上的混乱,导致在道德评价与选择时出现偏差。

2、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其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能够比较客观、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能够发表独立见解,形成自己的看法。同时,他们崇尚独立、自由,要求有更多的自主权,希望自己的意见能受到重视;对传统观念、主流意识有着很强的批判、反叛心理,对新事物和新观点则兴趣浓厚,并容易受其影响。

(三)当代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时势所趋,符合客观规律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社会,承受着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大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行为日益增强。他们不仅对过去一直被要求遵循的道德规范要进行重新评估, 而且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经过一番思索后再决定是否接受。传统的以教师为本位、以灌输为主要方法的道德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自我教育所具有的能动性、自主性、主动性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要求。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实情况,加深对学生主体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引导,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辨析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显然,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学生们达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最终塑造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品质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评介

(一)自我教育及其特点

1、自我教育

所谓自我教育,就是指个体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发挥主体的自主性,有意识地把自我作为认识、约束、调控与改造的对象,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为最终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自我教育由四个环节组成,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践行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要求和自我践行是最难达到的,它要求被教育者做到自制和自律。

2、自我教育的特点

第一,受教育者的地位由客体变为主体。受教育者通过自我的思考和内心体验分析,个体意识的内在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思维活动的自主性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第二,教育的目标由社会规定变为自我取向。在自我与社会外界规范发生矛盾、冲突时,更多地检查自己、反省自己,纠正自身的缺点与偏差,从而将自己的言行纳入社会的要求和规范中。

第三,教育的方法由“外部灌输式”转变为“内部疏导式”。

第四,自我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物质生活可以让科学家、发明家帮助我们创造,但是精神生活必须靠自己去体验。道德构建具有体认性,需要人们在头脑中进行思想重演,然后融会贯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

1、自我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增长适应社会的能力。

青年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但又没有完全成熟,学习准备成为社会人的阶段。一般来说,自我教育能力愈高,对角色体验就愈深,愈能按社会要求来发展自我。

2、自我教育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免疫力”,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社会。社会对人的教化具有两重性,市场经济大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但其世俗化、功利化倾向也容易诱发极端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这会对青年学生正在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而青年学生要借助自我教育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越强,这种自我约束力就越大。

3、自我教育还有利于青年学生心理健康,做到自我完善。

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充满诱惑的社会,有许多骚动和困惑。若处理不好,容易引起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甚至心理崩溃。要使青年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除高校加强心理教育工作外,主要是靠大学生自己学会和掌握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教育能提高青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也相应增强他们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

三、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

(一)调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青年学生自我意识的充分发展,使青年学生自我教育成为可能。

具体来说,自我意识中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是自我教育的前提。自我意识是对自身形象、行为、思想、个性及社会角色的认识,其中包括自我知觉、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要使青年学生积极而正确地发挥自我意识,关键在于教育者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启发和指导,调动他们的自主性。

(二)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良好气氛。建立各类学生课外学习小组和学生社团,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

(三)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现实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实际上是要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一个基本途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接受直观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学生作为一个群体的自我教育

1、组织学生进行研讨,进行互动教育

首先,学生的参与,既是思维锻炼的过程,也是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是在与他人比较中理性地认识自我,评价他人与自我的过程。其次,在研讨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的层次也就越来越深、越来越全面。一方面,它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容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它启发学生系统地、动态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当然,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及时调整学生对问题把握的方向性,以保证思想观念的交锋。

2、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干部,充分发挥同龄人的模范作用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第二“断乳期”,学生对传统、对权威都持怀疑甚至“叛逆”的态度。相反,同龄人的榜样作用却是相当巨大的。因此,在大学生中,很容易由“示范”而形成集体意识和群体效应。通常,学生干部都是在德、智、体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只有先培养起学生干部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社会责任感,才能以点带面,促进全体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