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踏实教学路,勤耕科研田
发布时间:2005-10-02 来源:新闻中心

聆听过金融学院李健老师授课的学生,都对她赞不绝口。因为李老师的课上死背的东西不多,更多的是一种启发性的引导;李老师能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得活泼有趣,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李老师对每一位学生都是那么关爱热情,是良师更是益友。这学期聆听李老师《金融学》课程的周同学就无比感慨地说,我很幸运能和李老师共同度过这个学期。

李老师曾获第一届高等外围买球app下载教学名师奖、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国家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并担任中央电大和中央党校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她是中国金融学会的理事,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北京市和中国金融学会的重要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主编各种专著、教材10余部,个人执笔发表总字数逾200万字,个人科研成果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2项。面对着李老师诸多的荣誉和光环,我虽不曾谋面,却已经在脑海中勾勒一个为人师表、德艺双馨的全国名师形象。

9月30日中午,我沐浴着暖暖的阳光踏进金融学院办公室,见到了慕名已久的李老师。在时间表早已排得满满的情况下,李老师用她的午休时间接受了我的采访。

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导学或助学者

2003年9月10日的《中国青年报》有一篇关于李老师的授课方式的报道,正如记者所介绍,李健老师的学生们期末考试前不用太着急,功课多半的分数平时已经拿得差不多了。因为课堂发言、平时的作业、每个教学阶段结束后的小论文,甚至包括为课堂发言准备的提纲全都有分数。

李老师说,这样的教学方式至少已经实施了六、七年,实践表明非常成功,在她看来这是大学应该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大学教育的定位上,老师应该是导学或助学的角色。因为大学的学习最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对知识的获取、吸收、消化、运用等。从教学的角度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些教学环节和流程。

李老师主持的《货币银行学》之所以能评上首批国家精品课程,有多种因素,其中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包括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和全程性、多元化考核的改革应该是一个重要内容。李老师在教学中实施了“以学为主、教学相长”的新范式,从过去给学生“教什么、怎么教”为核心,转为以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为中心,强化教学的指导性,由灌输式的教学转为引导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和质疑、探究、求解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为此,李老师采取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提问,老师根据学生的要求讲课;老师也会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她认为,即使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讲解专业基础理论的目的也是帮助大家学习,引导大家来学习,教师应该着力为学生自学提供一些指导、帮助,参考性的意见,而不是让学生跟着老师走。李老师的课堂讲授以章为单元,提要基本内容、识记基本概念、讲解重点难点,变枯燥的课堂宣讲为活跃的讨论研究。她认为课堂外的教学指导更为重要,教师应该通过提出问题、提示思路、激发兴趣、引导查阅资料、组织课外研讨、批改作业论文为主要手段,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辨性,增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李老师特别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已有知识灌输和管理,它的更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教育全过程,这就要求建立师生的平等关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营造一个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还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去调研现实、去感悟社会、亲手去做课题研究。

谈到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自主选择问题进行研究或课堂讲解,李老师笑着说千万不要小看本科生,他们各方面素质都相当不错,关键是看老师怎样去引导。分组以后,每次讨论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个小组共同来研究一个问题,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辩论,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思想碰撞,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锻炼口才和应变能力。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训练他们良好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提问和回应他人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包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亲和力和协调力。

在最近的一堂《金融学》课上,有个小组选了“消费信贷”这个题目,在课堂陈诉的开头编了一个三分钟的情景剧,把消费信贷那几种很枯燥的知识概念,通过小卖部这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所进行生动形象的解说。提起学生的创意,李老师既满意又自豪。

是勤奋上进的学生们在督促和鞭策着我

作为一名在金融领域内有相当高学术造诣的教授,李老师在承担重要课题研究、给研究生、博士生上课的同时,仍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问到对本科生教学的看法时,李老师说,作为大学老师,不管拥有什么职称,首先是一个教师,教书是职业的要求,教学是份内的事情,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特别是教授,理应以三尺讲台为根基,直接面向本、专科生传承人类的文明与知识,为垫厚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懈耕耘。在她看来,大学教育中本科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也是每个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学习阶段。教授的正业是教书,其社会贡献不限于自己著书立说,更为深远和重大的价值则体现在所培养的学生身上,在本科这个基础性层面上的投入是有最大产出的。

在李老师执教的二十三年里,本科教育一直都是她最重视的层次,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达到了偏爱的程度。在李老师眼中,本科生最可爱而富有活力,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与本科生的交流,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常常让她觉得震撼。“当面对他们那么强烈的渴求知识的眼神,我就觉得,倘若自己不好好教书,就对不起他们。”李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每年李老师都要收集整理大量的资料,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教案,使每年的讲稿都有所创新,从而每届学生的笔记都会不一样。李老师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学生,“是他们在督促和鞭策我,是他们的勤奋好学促使我们的教学不断提高,包括我们的课程建设、学科发展。”

科研和教学并举

有这么一种说法,在既定的资源下,科研与教学难以同时并重,学者和名师难以兼得。那么李老师又是如何看待科研和教学二者的关系呢?

李老师认为,教学和科研在时间与精力的分配上确实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矛盾,但二者也有内在的统一性。首先是科研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如果研究水平上不去,教学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假如只是讲解别人的研究成果,必定会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欠缺。而教师做研究,一方面是专业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本身又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对现实问题的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教学实践也表明,科研一旦薄弱,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不仅直接影响授课,有时候可能连学生的提问也解决不了。特别是作为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教授,应该具备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应长期投身于学术研究,并有自己独到的研究成果。名教授执教的最大优势在于他能够驾驭本学科的学术发展脉络与前沿,可以直接把最优秀和最先进的成果与方法及时传授给学生。

从另一个角度看,教学对科研也有促进作用,许多科研的灵感来自教学过程。李老师说,常常会在与学生讨论交流中带来科研的启迪或者灵感,教学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将成为科研的课题。同样,有了好的科研成果,才有教学的内容。

既是老师又是科研人员,李老师试图努力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但在一天只有24小时的约束下,其结果只能是李老师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和休闲。

打拼精神的背后是“责任”二字

中财很多老师都知道,李老师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心灵手巧,会缝制各种服饰;她兴趣广泛,获得过首都高校的桥牌冠军。我问她那这些年闲暇时间还会重温那些爱好吗?

谈及这个问题,李老师爽朗地大笑,连连摆手,解释近二十年来几乎没有任何业余爱好了,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都被放到工作上。客观上讲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教学工作量上李老师每年都要超出规定课时的一倍多;科研工作量方面,外围买球app下载核定每年180分就够了,而李老师每年都达1000多分。

李老师说,“每个人一生就像跑接力赛,棒在你手中的时间就是那么几年,而这些年正好赶上国家的快速发展和中财的振兴过程,处在这么一个氛围当中,我觉得该做的事情很多。”

强烈的责任心驱使李老师对每件事情都想做好,每个机会都试图抓住。有些事情,有的人认为是可以糊弄的,李老师觉得不可以。譬如有的人劝李老师,给本科生讲课不必那么认真,随便讲讲就行了。“是,我是可以随便讲讲,但我面对学生那么渴求的目光和强烈求知欲的时候,就觉得我还需要不断调整教学视角,包括调整教学方案和内容,使得学生在上课的有限时间内有更多的收益,这才不枉为人师,否则就误人子弟了。”李老师就是这么一股认真劲对待自己喜爱的工作。

李老师说,“这些年来,中财的发展很快,金融学科的发展也非常快,从艰难的复校到现在成为国家重点学科,里面有众多老师的付出。我觉得自己作为其中一分子,应该尽自己的能力,我们金融学院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是一个很好的团队。在这样一个团队当中,我应该把自己所有的劲都用出来。现在是特殊时期,很多机会,都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地位是打出来的,拼出来的,没有那种拼命三郎精神,就无法在激烈的学科竞争中脱颖而出。”

是的,包括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还有去年刚拿下教育部的重大攻关项目——国内社会科学中科研级别最高的项目,每个学科只有一个,在全国这么多所高校金融学科的投标中,外围买球app下载金融学院胜出了,这里包含着李老师在内的老师们多少个通宵达旦的日子,没有拼命精神,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又如何做得到呢?

已经出了好几本获国家、省部级奖的教材,李老师依旧觉得不够满意,计划着手修订《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以及《货币银行学》,希望能编纂出更高水平的教材,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在对待招收博士生的问题上,李老师坚决抵制沽名钓誉的心态,驳斥浮躁的风气,她说,“博士是学术型的,如果你不想做学问,就不要读博士,把博士看成一个光环,一种头衔,那我不提供这种条件。”

当谈及自己的孩子时,李老师显得既疼又严,她对孩子尽心,但不认为通过付出大量的时间来体现关心,她坚持让孩子自立、锻炼,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好的品格、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理念,以及一个好的身体。

采访临近尾声,通过一个多小时的聊天,李老师的个人形象也趋向于立体和完整:谦逊温和的学者,亲切务实的老师,慈爱开明的母亲,李老师演绎出了不同角色的精彩。道别前,当听我说最近中财论坛上一个推荐自己最喜欢的老师的帖子,“李健”这个名字高频率出现的时候,李老师开心地笑了。那一刻,映着淡淡的阳光,李老师仿佛被笼上了一圈光环。全国名师的称号来之不易,里面包含着大量的汗水和心血,却也有常人得不到的收获和幸福。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