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他的“乡土中国”情结——深切缅怀中国社会学界泰斗费孝通先生
发布时间:2005-05-15 来源:2005年5月15日 第39期

2005年4月24日22时38分费孝通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1910年11月2日出生于江苏吴江。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1938年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获博士学位。同年夏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作为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他还曾先后担任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席、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费老的逝世是中国社会学界也是整个学术界的巨大损失,面对这样的噩耗,我们悲痛,我们缅怀,深深地追忆着伟人的精神与事迹。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而其代表作《乡土中国》更是影响深远,堪称经典之作。

进入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在此之前我对社会学一无所知。正是费老的《乡土中国》为我打开了社会学的大门,这是我们系读书会研读的第一部社会学著作。

《乡土中国》是费老继《江村经济》后的又一部有关我国农村社会的经典之作,旨在“研究中国文化模式怎样从中国农业和农村生活中产生出来”。该著作以十分质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特质。蕴涵其中的中国人所特有的“乡土气息”能使每一位读者产生共鸣。无论是哪个阶层的读者,都能从《乡土中国》开始认识社会学,了解社会学,学术在《乡土中国》里摆脱了贵族的角色,真正实现了平民化和大众化。费老之所以对农村有如此深厚的感悟,以至能把中国几千年的“乡土文化”浓缩得如此淋漓尽致,正是源于他的“乡土中国”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首推儒家思想,《乡土中国》中阐述的“差序格局”、“礼制秩序”、“长老统治”这些最精髓的部分,也是浸润儒家文化最深厚的部分。拿“差序格局”来说,费老认为中国人“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这里,费老所借用的正是儒家“推己及人”的观点。

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看——认识源于实践,儒家哲学之所以在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中成为主流,与乡土中国的社会本质是分不开的。中国乡土社会结构是差序的同心圆,每个人都是圆心,而一切价值和行为都是以“己”为中心,以此为基础建构个体的社会关系网。儒家文化很善于把握这种社会结构,并且提出了在这种社会结构下人们行为和道德的准则——“克己复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式传统文化的典型范式。

《乡土中国》不仅仅有其伟大的学术价值,它本身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代名词,是一个形象的概念,一个鲜明的符号。正是这种代表性,随后出现的《新乡土中国》等著作也继承了这种“乡土中国”情结,而这种情结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心底,是一种普遍的民族心理,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并不会因为少数人理智上的拒斥而消失,相反,它是一种民族性的精神遗传。费老深刻地体验到了这种情结的力量,因而能够以社会学的独特视角进行深刻而通俗的阐释。

不同于《江村经济》的微观社区调研实践与应用,《乡土中国》是依据实践经验总结出的总体框架。有学者称赞:“费孝通笔下对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有许多精彩而深刻的论述。特别是他在《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社会的分析,过了四五十年之后再看,仍觉得有重要参考价值,发人深省,就如同鲁迅著作中对中国人的剖析。”费老自己也说:“《乡土中国》就是我企图从农村社会基础上来解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基本观念,而构成一种乡土社会的类型。这就不限于一个具体的农村,而是指向农村的基本性质。”

社会学是致力于观察社会现象、探索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的科学,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然而在中国,由于一段特殊的历史,社会学的发展之路曲折而坎坷,而现代中国社会学的重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归功于费老的不懈努力和巨大付出。今天,已经没有人再怀疑社会学的必要性了,在解决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流动人口问题等方面,社会学家都体现了其价值。近来中央再三强调的“和谐社会”,已经使得社会学从潜学逐渐变为显学,社会学的春天已经到来。正是由于有了费老的重建社会学,才有了后来的这些成绩。而我相信,费老决心将社会学在中国的土地上推广,还是源于他那深深的“乡土中国”情结——一心为中国农民摆脱贫困的伟大志向。

正是源于这种“乡土中国”情结,作为中国社会学界的一代宗师,费老一生的贡献不仅在于铺垫了社会学本土化的道路,更可贵的是他伟大的人格志向和精神魅力。社会学要求社会学者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用心体会和感触社会真实的脉搏,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为人民的幸福提出一些现实可行的建议。费老就是这样一位学者,他一生都在为中国农民的脱贫致富而奔走呼告,不论是《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等巨作,还是长期不懈的社会调查,无不印证了他对中国农村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关心,印证了他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可行途径的探索,印证了他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磨灭的贡献。

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一心为民——费老这种既严谨又极富人文关怀的治学态度,是一位学者的良知,一种深深流淌在灵魂深处的爱国热情,一种浓浓的“乡土中国”情结。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甚至是浮躁的学术界里,费老不仅是中国社会学界的泰斗,也是中国学术界一位真正的巨人。

费老虽然离开了他挚爱的并一生为之奉献的“乡土中国”,但他的“乡土中国”情结却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它将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社会学人投身于创建中国“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