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校园快讯

您现在位于:
中国知识分子“到农村去”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发布时间:2005-05-15 来源:2005年5月15日 第39期

在当代大学中出现一种现象,有很多社团组织志愿者到农村去支农支教,据统计全国高校有140多个这样的社团。

“我们需要农村”

这是你们首先要想清楚的问题。和我们当年半被迫、半自觉地走向农村不同,你们有一个名称,叫作“青年志愿者”,但你们仍然属于“到民间、农村去”的谱系的中的第六代。“五四”的先驱者是一代,三十年代的共产党人与乡村建设派是第二代,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是第三代,我们这些五、六十年代的知识分子是第四代,文革中的知识青年是第五代。那么,作为第六代人的“青年志愿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在什么样的历史驱动下,重新走向西部,走向中国广大的农村的?

我觉得应该是“我们需要农村”。为什么今天的中国的大学生会觉悟到自己需要农村?一个同学的话“参加完西部阳光活动后,我们的生命多了一层底色”是最好的答案。

从青年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考察。八十年代大学里的主流思潮是“个性解放”,强调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合道德性与审美价值。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商业化与消费主义的盛行,导致了极端利己主义,实利主义,追求瞬间快乐的纵欲主义倾向,出现了所谓“自我中心”的一代人。这是许多人都感到忧虑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开始重新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个人”,怎样的“个性解放”?怎样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

鲁迅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个”、“己”的概念;先驱者所追求的个性解放,是包含着一种博爱精神,一种大悲悯、大慈悲的情怀的。当然,这绝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谋求个人的发展与利益,鲁迅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我们当然应该理直气壮地追求个人的生存权,温饱权与发展权;但同时,我们目中还要有他人,己之外还要有他者。他们到农村去,自然是要寻求个人发展的更广阔的空间,是为了个体生命的更健全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对农民,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的生存、温饱与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关心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在谋求“每个人,每个小孩,每个家”的健全发展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新一代的志愿者到农村去,还有一个全球化的背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的年轻人,不仅其身体远离本土,而且在精神上对本土(本土上的文化,以及生活于本土的父老乡亲)产生了认知上的陌生感,情感、心理上的疏离感。这样,一边不能真正进入,另一边又主动疏离,这就成了悬浮的人,无根的人,这就构成了自我存在的危机;甚至会造成民族文化的危机。在这个意义上,新世纪初的青年自愿者运动,实质上也是一个“寻根”运动。当你和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建立起了某种精神上的联系,成为你生命记忆中的永恒,以此作为你的生命的底色,今后,你无论走向哪里,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你都是有根的,你都有一个精神的家园。青年学生,都应该到农村去生活、服务一段时间,哪怕只有一次、两次,这是人的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课。

发挥“先锋”与“桥梁”作用

首先要解决的是“我们能够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晏阳初先生总结的“乡村改造运动的九大信条”为我们的行动指引了方向。其中有两个概念很值得注意:一是“自力更生”,一是“协助”。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是“朋友”的关系,强调知识分子与农民都具有各自独立的价值。青年志愿者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毛泽东所说的“先锋与桥梁”的作用。你们能够敏锐地感受时代的要求,首先觉悟到农村问题的重要,并且首先行动起来,这就能够唤起社会的关注,形成某种舆论:这就是“先锋”的作用。你们热情进取就能够作为一个“桥梁”,把各种力量动员、协调起来。

第二方面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农民的问题。很多同学在去农村之前,对农民的生活有许多设想,但一接触农村实际,就发现满不是那么一回事儿。很多事情是不能用“好”“坏”这类的简单的二分法来加以区划的!很多事情也不是我们设想就可以的。在一个相互认识、磨合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

第三方面,志愿者在“下乡”时,应该注意发动“三种人”的力量。一是农村里的“能人”,这些能人有较强的变革的内在要求,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通过外出打工、参军、读书等途径对外部世界已经有了接触与了解,因此较容易与同学们沟通,而他们的能量又比较大,在某种程度上,农村的改造与建设正主要应该依靠他们。另一类是地方上的文化人,他们中许多人都是八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基本上集中在县城里,或掌握了一定权力,或是地方名人,既有改革开放的意识,又有实力与影响力,你们应该努力获得他们的指导与支持。最后,你们这样的大城市里的青年自愿者还应该和地方院校的大学生们,县中学的学生们结合起来,而且从长远来说,农村的改造与建设还是要依靠本土的知识分子。志愿者所能起到的还是一种促进的作用。

最后,青年自愿者参与农村改造与建设有两种方式。大部分人都是短暂的有限的参与,其主要意义与价值在于青年自身的健全发展。对于这些人只要能去,去一两次,走一走,看一看,都比根本不与农村接触要好。但我仍希望志愿者们能进一步发展为“深入式,扎根式”,献身于乡村改造与建设事业。这其实也是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倡导者的理想,“以学术立场去建设乡村”,实现“政治学术化,学术实验化”。

中国的乡村改造与建设是一个关系“国家与世界”的命运,具有高度“学术”性与“科学”性的,富有“创造”性的,需要“吃苦耐劳”的艰辛而伟大的事业,是可以当作自己的事业,并且值得为之献身的。可以说,到了新世纪初,历史正呼唤着新一代的乡村建设人才,同学们,我们的青年志愿者们用行动作出了自己的回应。第一步已经迈出,我们应该冷静下来,认真总结经验,作更深入的思考,使我们以后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有力。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