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对于情绪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心理学上普遍认为,在相同刺激的作用下,因人而异的情绪体验与心理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人对于该刺激的认知差异。作为当今世界广为应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认知疗法的核心理念在于:我们对一件事或某种经验的知觉,能够用力地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乃至躯体反应。简单地说,我们怎样理解问题,就会影响我们怎样应付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一个正迅速走向成熟而未真正成熟的特殊阶段,在高校里几乎每天都在接触着开放而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对尚未成熟的自我认知体系造成波澜或冲突。于是,情绪也随之起伏跌宕。那么,认知是怎样影响情绪的呢?认知合理、客观,情绪反应也就正常、适宜。认知片面、错误、非理性,个体就很容易产生抑郁、焦虑、自卑、恐惧、愤怒等情绪障碍。原因在于,认知方式的不合理导致了个体信念的不合理,这是引发情绪障碍的重要心理因素。
哪些个体信念属于不合理的呢?
1、绝对化要求。有些同学总是以绝对命令式的语言来要求自己或暗示自己。诸如:“我必须……”、“我应该……”、“我不得不如此”等。这样的个体总要对事物作出绝对化的判断,并且认定,某一事物一定会发生,或者一定不会发生。
有完美情结(过分追求完美)的人通常要求自己:“我必须成功”、“我必须做到最好”、“我不能失败”或者“我不能出错”、“我应该得到别人的认可”等等。这种想法很可能与儿时所接受的教养方式有关。当这样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挫败时,消极情绪就会跑出来骚扰他(她)了:自卑感、失控感、自责、愤怒、悲哀……。
2、过分概括化。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以偏概全。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皆以一个事件或一次经验定论。比如,一次考试失败,一次失恋,与朋友之间出现了一次关系紧张,就认定自己是无能的、无法成功的,从而抑郁、自卑或焦虑。相反,也有人因为生活中的某次消极经历,而将责任全部推到环境、他人甚至社会身上,从而抱怨、愤怒或产生敌意。这也是一些攻击性行为以及反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3、糟糕至极。我们有些同学会不自觉地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预先设定一件在他(她)看来极其可怕、极其糟糕的事情,并且,坚信自己是无法接受这件事情的发生的。例如,坚信自己“没有他(她)我就活不下去了”,“无论如何,我不能让他(她)离开我”,“我无法承受父母的离异”,“这次考试要是失败的话,我就完了”,“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情,那就只有死路一条”……这样的想法容易让人陷入极度的恐惧、悲观或自耻自罪之中。
在Dennis Greenberger博士和Christine A.Padesky博士所撰写的Mind Over Mood 一书中,曾针对这种不自主思维做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并指出,当我们有了这种自然而然浮上心头的棘手的思维时,通常夹带着强烈的消极情绪,同时伴有消极的语言、图象或记忆,这个时候,可以有意识地注意一下,自己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如此看来,当我们意识到是由于上述不合理信念而坠入消极情绪的旋涡时,可以追问自己: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说明我是什么样的人?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可能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我到底在担心什么?在这种情境里有什么积极的方面,我却没有注意到?我是否在为那些我控制不了的事情而责备自己?
对于任何情境,总是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请别忘记,你所做的解释会决定你的情绪。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