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上个世纪初,西方知识阶级人士中间流传一种说法:到中国来有两样东西不可不看:一样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另一样是拖着长长的辫子在北大校园里不时出入的辜鸿铭(还有另一种说法: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辜鸿铭1857年生于南洋马来半岛,先后曾在爱丁堡大学,莱比锡大学求学。后来回到中国,在北大教授英国文学。他的轶事很多,言谈行事往往出人意料。可是辜氏真正让人折服的是其学识。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外国语言。有一次谈及英语语言的学习,辜氏说:'今人读英文十年,开目仅能阅报,伸纸仅能修函,皆由幼年读一猫一狗之式教科书,是以终其身只有小成。'
之所以想到辜鸿铭,尤其在他众多的轶事中单单想到他谈英语语言学习的一段话,是有感于近年来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浮躁情绪。这些情绪对他们的英语学习都有不利的影响,概括起来,就是求成心切,急功近利和短视。具体的表现就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重视应试,忽略语言的应用和欣赏。在学习课文和教材的时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道一个字一个词的学习,不会欣赏语言,欣赏文章的思想意蕴。以这样的态度、方法去学英语,也许托福、GRE、GMAT等都可以考得高分,可是却不可能会从语言里体会到美,体会到人的思想、感情等等。当然也就没有可能写出能够表达自己思想、体会等的优美文章。学习外语,本来是向学习者打开了一扇可以通向一个广阔丰富而优美的世界的大门。可是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情绪之下,学习者最终的收获却大概是只会阅报,诚如辜氏所说,“开目仅能阅报,伸纸仅能修函”。这样的外语学习态度和目的真可以直名之曰“阅报的英语”。
大学生这种浮躁情绪的养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外围买球app下载和教师方面来说,缺乏对大学生正确的引导,是重要的原因。就学生自身来说,渴望成功,急切地想证明自己。处于这样的心态之下,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证书,托福的高分,GRE的高分,GMAT的高分等等,凡是能够客观证明他们自身学习能力和成绩的就都成了大学生急切要获取的目标。急于证明自己,再加上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表现出种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养成一种“阅报的英语”的学习,就不难理解了。
辜鸿铭氏没有说非“阅报的英语”是什么,或该是什么样的。虽然没有说,他的意思却是显而易见的。简言之,就是不仅能用英语阅报,写信,更能理解、欣赏和体会。这样的英语学习态度和目标也可以以一言而概括之,曰“文学的英语”,因为文学可以使人懂得欣赏美,使人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两种在英语的学习和态度上的对立,正是大千世界里的一粒沙,可以透过它看到更大的世界。“阅报的英语”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即只把英语视之为一种为了达到某种实际功利的目的而不得不学,不得不用的手段。坚持“文学的英语”,就是在坚持一种“理想主义”,一种“人文主义”,即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实用,更是为了“润身”和“涵养身心”。雨果曾说,在花园里种花和种花生或种粮食有着同样的价值,至少,种花的价值绝不低于种花生的价值。同样也可以说,“文学的英语”的价值也绝不低于“阅报的英语”。
可能有人会忧虑,大学生功课繁重,应付英语的各种级别和不同目的的考试已是不暇,不可能对他们提出“文学的英语”这样高的要求,能“阅报”即足矣,遑论其他?这样的忧虑不是没有原因,但其实是多余的担心。以“文学的英语”为目标和着眼点,只会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增加他们的兴趣,丰富他们的体验,开阔他们的眼界,而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以编著英语学习教材《新概念英语》而知名的L.G.亚历山大,曾经极力反对应试型的学习法,并且认为对于英语的高级学习者来说,扩展知识面是极其重要的。很多英语专家也都反复强调英语学习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这些观点,都是“文学的英语”学习的旁证。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