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两份报告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方面,前20位的高校中,有近15所都是经过合并的高校,其中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清华、北大等国内知名高校;另一方面,在评价报告中,目前还在100位之后的许多高校,不少也是经过合并后的本科院校。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布局调整,“高校合并”经过几年的实践检验之后,合并高校的科研竞争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合并高校如何提高自身的科研竞争力?为此,笔者走访了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的周远清教授。上个世纪末,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主持了高教改革中的重要一环——高校合并工作,作为“局内人”,他所谈的关于合并高校提高科研竞争力的问题,是鲜活的“一手资料”。
“高校合并”便于学科交叉
无论是用“科研竞争力”还是其他标准来衡量目前中国高校的办学水准,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和世界一流还有着不小的距离。据周远清教授介绍,北京大学一项调查表明,名列世界前100位的高校基本都是综合性大学。周远清在上个世纪末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毫无疑问,高校合并这一举措的目标之一就是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的大学,这和“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两份报告中所得出的知名高校多数经过合并这一现象是吻合的。
合并高校是否能够真正促进科研竞争力的提升呢?“1952年全国高校学科大调整之后,用我的话说就成了‘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分别设校办学’。科类单一,是不适应现代区域经济特征的,科研方面出不了什么高水平的成果。”周远清说,“人才意识单一,缺乏综合性的思维……而高校合并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多学科、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局面,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高校合并便于学科交叉,培养出的人才不至于意识单一。”
周远清在谈话中着重举了有关医学院的例子:“无论从什么角度评价,世界上最好的医学院是在综合性大学里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高校合并的时候,医学院是一个重点。“一方面,其他学科,高等院校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发展起来,但是要建设一个新的医学院非常困难,所以通过合并可以使得综合性高校快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合并之后,医学院的学生先经过一两年的文理基础课的学习再进入专业领域,知识结构会比较健全。”
周远清表示,增强科研竞争力是我国高校走向世界一流的必经之路。“我觉得如果国家继续加大投入,坚持正确的办学思路,在2025年左右,我国的知名高校有可能有一二所跻身世界大学前100位。”周远清表示,“现在高校的校长多数是单科类院校出身的,所以有的时候思维会比较单一,而这样的思维对于建设现代高水平的高校而言是不够的,现代高校管理者需要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合并后地方院校争取科研项目能力增强
如果说在科研竞争力评价报告中排名靠前的知名大学采取合并的举措是为了向世界一流迈进的话,那么一些地方院校,特别是部分专科院校合并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有的高校合并之后出现“貌合神离”的情况,那如何才能真正提高科研竞争力呢?“据我的了解,‘貌合神离’的情况比较少见。合并高校比较强调统一,包括教学管理、财务、学科规划等方面的统一,强调统一使得‘貌合神离’的现象不容易发生。当然,如果有这样的情况,那也主要是干部层面上的,一旦人员问题得到解决,合并高校的科研规划等工作就可以顺利开展起来了。”周远清强调说,“所以,合并本身不存在本质上的问题,也就是说,不存在合并绝对不成功的因素。”
地方院校的合并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高校合并举措并不是从教育部直属高校开始的,最早是以一些比较小的外围买球app下载合并作为试点,随后才推广到其他高等院校。所以不存在目前高校合并向地方院校发展的说法,因为从一开始地方院校就已经做试点了。”周远清说。
针对合并后的高校目前在科研竞争力方面的现状,周远清表示:现在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合并调整已告一段落,“饭要一口一口吃”,必须给合并高校一段时间去融合,然后才能进一步提高科研竞争力,发挥综合优势。而各省地方院校的调整有的还在继续,使高教结构更加合理。
周远清对地方院校通过合并来提高自身的科研竞争力非常乐观:“地方院校合并之后,专业学科之间得到合作,实力自然强大不少;另外,合并后大学的层次进一步提高,学科申请硕士点、博士点比较容易,争取科研项目的能力自然也比以前要强。”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合并并非独创
“我国的高校合并并不是独创。”周远清强调说,“国外著名的高校都是综合性的大学,日本的国立大学目前也在考虑要进行重组与合并。但是中国的大学必须是多样化的,需要许多有特色的院校,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是综合的。”
周远清谈道,不少大学最近成立了一批跨学科中心,发展了一批新兴学科:“新兴的跨学科建设使得人才得以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从而提高高校的科研竞争力。”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