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8月到2003年7月末,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只不过是过了平淡的一年,但对耿源、刘剑、寇娟、李岚岚和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赵北乡赵北中学的49个初三的孩子,却别具一番意义。前者怀着虔诚走进了大山,后者则怀着虔诚了解了外面的世界。
记者(以下简称记):不知不觉一年的支教生活已经结束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有感触么?
耿源(以下简称耿):应该说体味蛮多的。从最初的颇多不适,到后来的游刃有余;从最初的踌躇满志,到后来的脚踏实地。我一点一滴不断地探索,一步一步不断地成熟。记得一位团中央的领导对我们说过,“来到灵丘(县)支教,就要把自己当做是灵丘人,为灵丘的发展作贡献。”我听了,笑了笑,对几位同伴说:“岂止是灵丘(县)人,我已经当自己是赵北(乡)人了。”同伴们深表同感。
的确如此,无论是2001年11月的组队伊始,还是在人民大学培训,来到灵丘,来到赵北,走上讲台,我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好好教书,好好育人,争取一点成绩,无愧于“志愿者”这一光荣称号。时至今日,这一信念未曾动摇,我一直努力着,实践着。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取得哪些成绩我不敢妄言,但我一直在踏踏实实的工作,没有改变。
记:支教地区的环境怎样?
耿:灵丘县是革命老区,而赵北乡又是老区中的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资源匮乏。该乡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很多村民十分贫困,家中不仅没有日常电器,甚至于除了日历以外,都没什么带字的东西。
微薄的财政收入加上极少的家庭收入,造成了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赵北中学创校40年来,培育学生3000余名,为家乡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虽然拥有优秀的学生,但是该校的整体资源匮乏,软硬件设施明显不足。
在这种客观情况下,支教团承担了较重的课业任务。赵北中学初三97人分为两个班,前48人在快班,后49人在慢班。我们四人负责初三的后进班(慢班),外围买球app下载如此分配的目的是想让大学生带来点新鲜感,防止该班的学生流失。我们没有异议,因为我们知道,这49个学生才是最需要我们的人。
记:这49个学生的基础可能比较差,你们是如何组织教学的呢?
耿:几乎每天晚上,我们四个人都会碰一下头,想办法,出对策,找点子,一切只是为了能把这些学生教好,即使有一点点提高。我深知任务的艰巨,但没有怨言,只是踏实的工作:组织队员刻卷纸,搞模拟。为了提高成绩,我把下晚自习的时间从7点30分推迟到9点,从早到晚,一天十节课,教室里总有我们几个队员的身影。
我曾经对学生们说,我没有能力改变你们的一生,但我希望你们能有一点变化,知道上进,懂得珍惜。
半年后的成绩单给了我、支教队员和学生莫大的鼓励。我们班第1名排在年级13,第2名排在17,有11名学生进入年级前50。而在半年之前,我们班第一才是年级第49名。4+49人的汗水换来这样的成绩,我很感动。然而,这还不够,我们的目标不止于此。第二学期,学生要参加毕业考试和中考,我和其他队员协调商量,群策群力,制定了新的计划,调整授课任务。我尽全力,陪学生们读书,陪他们冲刺。我和另外一名队员刘剑教三门理科,我们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班里的数理化成绩大幅度攀升,取得平均分上升30余分的骄人成果。
学生们很上进,也很可爱。生病的时候,学生拿来果子,我们会感到欣慰,打水端炭的时候,学生们跑来争着抢着去做,感到特别感动。
记:除了教书,支教队还开展了什么其他的活动呢?
耿:支教教书是一方面,我还利用假期时间,多方联系,为该校争取了六万元的赞助。针对该校整体资源匮乏,软硬件设施明显不足的特点,我为该校采购了10台全新的、配置较高的电脑,建起了网络教室。采购了500余本全新图书,建起了图书馆。并为该校的所有教室、办公室、宿舍安装了灯管,使他们告别了灰暗的学习生活环境。此外,我还为他们采购了扩音喇叭,建起了广播站,买了很多教学及实验光盘,作为课堂辅导之用。余下的几千元,则为他们建立了小型的助学奖学基金,用以帮助家境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
利用这些资源,我们在下学期为初二两个班开设了计算机课程,每周两节课,由我和刘剑授课。图书馆则是由寇娟和李岚岚负责,在周一、三、五下午开放,为全体师生建立借阅制度。这两项新的举措的实施,虽然大大加重了我们的负担,但我们毫无怨言,因为正如该校师生所说,这极大丰富了教师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然而,我认为,这些资源的投入使用,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看到了山外面的世界。
记:人说“经历是人生一笔最大的财富”,一年的支教下来你什么特别的收获呢?
耿:一年的山区生活,一年的支教经历,我走出了校园,走出了北京,和社会有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一年当中,我用心看,用心学,用心体会,学会了朴实,学会了珍惜,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志愿者的共同体会。有这份经历,我就有自信更从容的面对今后的困难。做教师是在教书育人、做志愿者是在服务社会,支教结束了,但我的志愿者生涯没有结束,一切刚刚开始,我真的要更加努力!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