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以下简称为“基地”),是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之一。基地以经济学院为主体建设单位,联合相关学院,集中全校优质资源,开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有志向、有志愿、有志趣的拔尖学生梦工场,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经济学人才培养高地。
自成立以来,基地一直探索如何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浓厚的本土意识,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数据科学基础,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的经济学家。为此基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创建“现代教学制”与“传统书院制”相结合模式,实现了从课堂到第二课堂的全面改革。通过举办“回到未来”经典读书会,开展通读、导读、对话等系列活动,为同学们带来最专业、最前沿的理论和思想,不仅具有世界的视角,也更注重对中国问题的实践思考。多举措的创新领航活动有机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促进学生“学而致知”进而自觉“经世济民”。
这个暑期,基地班的同学们在通过上学期的经典读书的高标准严格培训基础上,自行组织了暑期读书会。在导师的指导下,同学纷纷选择了自己感兴趣且适合目前学习阶段的学科内外经典书目。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研读和精心准备,同学们在8月中下旬至9月初在线上开展了十期精彩的读书会,不仅分享了众多经典书籍的重要思想,也带了许多思考。
| 分享人 | 书目 | 作者 | 
| 李佳阳 | 《集体行动的逻辑》 | 曼瑟尔·奥尔森 | 
| 熊勇杰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马克斯·韦伯 | 
| 李经纬 | 《为什么资本不从富国流向穷国》 | 小罗伯特·卢卡斯 | 
| 马玟蕾 | 《国富论》 | 亚当·斯密 | 
| 王江涛 | 《正义论》 | 罗尔斯 | 
| 徐宇豪 | 《本体与常无》 | 林毅夫 | 
| 彭宸 | 《自由选择:个人声明》 | 米尔顿·弗里德曼、罗丝·弗里德曼 | 
| 刘宇航 | 《通往奴役之路》 |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 
| 杨骏哲 | 《国家兴衰探源》 | 曼瑟尔·奥尔森 | 
| 荣清扬 | 《西方世界的兴起》 | 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 | 
| 王雅钰 | 《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 | 刘易斯 | 
| 戴溪 |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 托马斯·谢林 | 
| 田乙涵 | 《比较制度分析》 | 青木昌彦 | 
| 李琳茹 | 《通往奴役之路》 |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 
| 熊一鉴 | 《经济增长理论》 | 阿瑟·刘易斯 | 
| 韩小龙 | 《自由秩序原理》 |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 
| 赵娅瑄 |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 林毅夫、蔡昉、李周 | 
| 王姿懿 | 《八次危机》 | 温铁军 | 
| 白晨雯 | 《论竞争性市场体制》 | 吴敬琏 | 
| 朱可桐 |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 | 周黎安 | 
| 刘明月 | 《共同利益经济学》 | 让·梯若尔 | 
| 李朗睿 | 《红色资本》 | 卡尔?沃尔特、弗雷泽?豪伊 | 
| 马金瑶 | 《自由、市场与国家》 | 詹姆斯·布坎南 | 
| 曹煜非 |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 卢卡斯 | 
| 王伊婷 | 《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 | 路风 | 
| 沈千惠 | 《贫困与饥荒》 | 阿马蒂亚.森 | 
本次系列读书会上,先后有26位同学做了精彩纷呈的分享,受益匪浅。其中,熊勇杰同学分享了马克思·韦伯写作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本书主要探究的是宗教性因素是通过什么机制产生出了资本主义精神。作者以严谨的逻辑、丰富的史料、敏锐的观察排除了大量的竞争性假说,排除了资本主义精神内生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可能,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精神的本质特征。读者可以看到思想在历史中是如何一步步影响人们的行动,并感受到马克思·韦伯对其祖国、对人类命运的强烈关怀。赵娅瑄同学分享了由林毅夫、蔡昉、李周所著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作者从发展战略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中国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继而通过与同时期经济腾飞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战略进行比较,得出本书的主要观点:一个经济的发展绩效主要取决于其发展战略的选择。本书通过对中国改革的道路与经验的深入理解,立足于中国国情,从发展战略选择与资源禀赋之间的矛盾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传统经济体制模式形成的逻辑,建立起了基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实践的转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逻辑。

通过十期读书会的分享,同学们对以上经典书籍的重要内容有了基本认知,并通过主讲同学的总结与分析,对其思想和理论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不仅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认识各个理论流派,也为今后同学们根据兴趣选择流派和经典书籍进行深入学习提供了帮助。本次读书会作为聚集专家学者的“回到未来经典读书会”的重要延伸,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也起到督促同学们科学读书的作用,为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