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近10家外国保险公司在北京友谊饭店设立“联络处”,堪称当时街头一景。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保险行业对外开放的雏形。而今,不仅外资保险深耕中国市场,中资保险也加快“走出去”,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拼杀”的护身符。健康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险……400多种中资企业提供的境外险种服务全球。可以说,中国保险业与中国经济的开放如影随形,以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为契机,保险业的国际化也在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① 波折之途:
全面开放来之不易
“保险业成为了我国金融体系中开放时间最早、程度最高的行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这样评价。
中国保险业入世协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允许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组建中外合资保险公司。据保监会数据,截至2015年底,中国共有保险公司156家,其中外资公司50家,比2002年底的22家公司增加了28家;同期,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1165.6亿元,是2002年的25.25倍;外资保险占全国市场份额的4.8%,比2002年增加3.3个百分点。
“中国保险业进入了全面对外开放阶段。”赵忠秀说,“从资金运用上来看,中资保险企业的外汇资金开始运用到境外,积累了投资经验,提高了保险资金运用效率和影响力。险资重点配置债券,‘一带一路’项目、沪港通、深港通等相关领域不断发展。从服务范围看,保险业绩都有所增加,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与开放之旅,却并非一帆风顺。
1949年10月20日,新中国第一家全国性大型综合国有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中国保险市场起步。而到1952年,外资保险公司完全退出了中国市场。辗转至1979年,在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行长会议纪要》后,国内保险业务才逐渐恢复,国外的保险公司也开始陆续进驻中国。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早期,近10家外国公司在北京友谊饭店设立“联络处”,堪称当时一景。
新的机遇伴随中国加入WTO而来,无论是外资保险公司的“引进来”,还是本土保险企业的“走出去”,企业数量都开始稳步增加,中国保险业,包括业务、机构、市场、风险、资产和收益等的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
② 引资合作:
借鉴先进为我所用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外国公司的“联络处”已经不能满足需要。1992年12月11日,美国国际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友邦保险获得了经营牌照,在上海开设了分公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家外国保险公司。
自此之后,外资保险公司和外资企业明显加快了在中国的投资步伐——
1993年12月,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入股平安,拉开了平安引进海外投资的序幕;1996年10月,新华人寿成立,苏黎世保险公司用股份代持的方法成为了其隐形外资股东;1998年底,由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和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的安联大众人寿保险公司成立——这是欧洲保险公司在华的第一家企业……
前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曾代表中国保险业参加了入世谈判。他说,保险业的开放是全面入世的最后一道屏障,当时各保险公司的压力非常大,惟恐成为保险业开放的牺牲品,但后来看,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吴小平说,外资保险公司进来后,在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服务、产品等方面都给中资公司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后来中国保监会通过调研发现,保险业开放到哪里,当地中资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就有提高。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陶存文向本报记者分析,外资公司刚进来的时候,市场影响很大。尤其是友邦等公司带来了国外的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对中国人寿、平安公司等寿险市场的影响非常大。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指出,“中国保险市场开放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保险这种国际化的风险管理机制,推动中国接受并按照国际规则进行商务活动。保险管理风险功能的发挥,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③ 跟随战略:
中企出海保驾护航
几十年里,中国保险业从零起步到目前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当前中国保险市场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15年间,中国的保费收入翻了近5倍,至2016年11月底已达到2.8万亿元。
“当国内市场达到饱和时,在国内竞争优势突出的企业会自然地将生产、经营活动向外扩张,通过拓宽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顾客,获取更廉价的原材料,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凤凰智库的报告《2016年中国保险行业国际化观察》指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向外扩展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自由的成长空间。
据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内资寿险公司涉及海外业务的境外险种总计有92种,包括健康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险等;内资产险公司涉及海外业务的境外险种总计有314种,包括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船舶保险、计算机设备保险、知识产权保险等十余个大类。与此同时,随着出国留学、旅行人员的人数与频次逐年递增,诸如境外留学或工作意外伤害险、境外旅游意外伤害险等新型险种也应运而生。
凤凰国际智库高级研究员孙友文指出,中国保险机构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叫做“跟随战略”。这些年保险业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全球的风险管理和保险安排,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重要配套,跟着“中国利益”一同走出去。
“最开始我们谈到‘走出去’是中国产品走出去,后来是劳务、工程服务、资本走出去。再到后来,我们的管理、技术、文化走出去,包括我们的品牌走出去,这都有它发展的规律和过程。保险业作为这个过程必备的配套产品,也会随着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而全球化。”孙友文说。
④ 主动出击:
国际策略做大做强
在为中国企业出海保险的同时,一些中资保险纷纷进行海外收购,开始全球化的网络布局。以安邦为例,自2014年起已连续收购了6家国际知名保险公司和其他产业,包括:纽约华尔道夫酒店、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和比利时百年银行德尔塔·劳埃德银行、荷兰VIVAT保险公司、韩国东洋人寿63%的股权、美国信保人寿等。安邦在海外并购上的投资总计超过400亿元。
这被业内称为中国保险业国际化的第二种方式——“主动出击”。
除了安邦,阳光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多家险企均在海外有所布局。2016年11月,中国人寿首个境外代表处在英国伦敦金融城正式开业;日前,中国平安保险高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平安海外投资配置比例约2%,但意图在未来三至五年提升至5%-10%。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披露,仅2016年上半年,我国保险业海外并购金额达到了65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
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15年,中国的对外投资以连续将近36%的增长速度高速增长。
对此,陶存文指出,目前中国放开了国内保险资产向海外发展,一方面是资产配置,从战略角度出发,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服务国际市场,目前以实力雄厚的财险公司为主。而后者则面临国内外市场环境差异等风险。
陶存文认为,对于中国保险企业“走出去”来说,“一带一路”是最大的机遇。“保险业服务是‘一带一路’战略必不可少的配套品,也是险企必须承担的责任,同时是‘走出去’的最佳渠道。未来,中国保险业可以基于和中国企业一起出海的经验,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等业务发展成熟了、设施健全了,中资险企分支机构就可以落地,从而推进整个市场的国际化。”
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