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买这个保险吧,再过几天,我们就停售了。”———“停售促销”牌是许多保险业务员经常用的手段。保险停售真的就对投保人有利吗?当你千挑万选才下决心买的保险,保险公司不再卖了。你一定会问:“是不是因为这个险种有问题,保险公司到底为什么不出售了呢?”随之而来的则是,“当年跟我签的销售合同还有用吗?”甚至又或者发现,保险公司推出的新保险的费率可能更低,这时候,你一定会问自己,“我买的险种停售了,我是该继续买还是应该退了?”
■“安心无忧”面世半年即停售支付能力受质疑
出世半年即停售的险种,新华人寿的“安心无忧”防癌险时下成为保险界内关注的焦点,3月1日,记者拔通新华人寿咨询热线,工作人员解释说,“2月17日在山东济南已经停售,上海、重庆、武汉还没有接到总公司的停售通知,还在正常销售中。”对于山东济南分公司的行业,他们则不明白具体原因。
“安心无忧”防癌险属于一种还本型健康险,据其工作人员介绍,该险种是一种直销产品,顾客只需要打一个电话预订就可以签署保险合同,不需要任何审查和体检。但保险公司是否有能力规避“明知有癌再投保”的骗保行为,值得商榷。在各大保险公司,类似的还本型健康险均有销售。
业内人士透露,保监会有可能会在近期,对各家保险公司的还本型健康险采取规范措施。如上述消息属实,这将是继2003年保监会叫停“分红重大疾病险”后又一次重大行动。
像“安心无忧”这样不到半年即被叫停的保险虽然不多见,但是也有一些因为各种原因停售的险种。一些保险公司为了追求暂时的销售业绩,在出台个别险种的投保条件设置上,过于宽松,而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那么一旦遭遇大量索赔甚至骗保,公司经营可能难以维系,继而影响投保其他险种的保户利益。
随着近些年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各大保险公司的竞争日益激烈,保险公司的险种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很多险种寿命已缩减到1到2年。保险监管部门以及各大保险公司自身,都会出于不同的原因叫停一些险种的销售。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介绍,险种停售一般出于两种原因:一是保险公司主动叫停,一般都是投保人收益高,而保险公司会感到有亏损的产品;二是保险监管部门认为某险种设计有问题,经营风险过高,而实施强制叫停,以防止保险公司破产,例如这次保监会有可能叫停的还本型健康险。
■停售主要集中于分红险和健康险
郝演苏教授分析,目前停售的险种主要集中于与分红有关的险种和健康险。这是由于银行利率调整和医疗制度的改革使得一些早期产品不再符合市场需求,产品自动退出市场。例如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有大量险种停售,其中多为与理财和收益有关。
如当年有的保险产品投保人收益高达复利8%以上,而且时间长达30年。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变化,如此高收益已经很难实现,保险公司如果继续销售此种险种,经营就难以为继,只得停售。另外还有一些健康险,当年承担的保险责任过宽,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一些新病种出现等多种因素,当初保险公司承诺的保险责任,目前看来,承担起来风险太大,保险公司出于自身经营的考虑,也会停售。
■卖得太好也可能停售
还有少数停售产品是市场不需要的,如2003年一些公司推出的与“非典”有关的险种,目前看来显然是不需要。另外,有些停售险种是因为产品市场销售行情堪忧,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运营成本过高导致入不敷出,公司主动将其撤出市场,例如有的公司的险种上市半年来无人问津。或是产品设计初期保险精算不准确,导致公司运营成本高,盈利状况不佳。 此外,有些产品卖得太好也是停售的原因。因为这将使得未来偿付风险太集中,停售是为了控制保费结构,合理分担风险。
■不必跟风购买将停售险种
郝教授还介绍说,停售险种仅占寿险总数的很小一部分,而且停售频率并不是很高,因为保险公司设计一种寿险产品是有高额成本的,他们会尽量维持产品的存在,不是出于上述原因,保险公司是不会轻易停售险种的。
另据保险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近些年,某些保险公司有意大肆宣传即将停售的险种,希望利用老百姓“乘末班车”的心理,在最后一段销售期冲击一下业绩。郝教授提醒消费者没有必要跟风购买,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选择的购买适合自己的险种。
据郝演苏教授介绍,停售险种多为投保人收益高、保险公司会感到有亏损的产品,所以对于被保险人来说,如果买了已经停售的保险,其实是“占到便宜”,如果没有其他原因,最好不要退。而且作为保险公司,既然已经签了合同,就会一直履行,被保险人也不必担心保险公司违约。
同时也要注意,也有些险种(健康险居多)是因为弊病凸现而被淘汰,投保人在考虑是否退保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自身的身体情况。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