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包头空难后我们该反思什么
彭程(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
11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的包头飞往上海的Mu5210航班于早上8时21分起飞,起飞后不久在包头机场附近的南海子水域坠毁,机上47名乘客和6名机组工作人员全部遇难,地上也有2人死亡。机上乘客有25人购买了26份中国人寿的航空意外险,涉保金额为1040万元。空难后各机场的航意险出现了热销。空难给遇难者家属带来的打击是
巨大的,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我们应痛定思痛,多方位、深入地思索这个事件,力求从中得到对社会发展有利的启示。
在今年的11月9日,中国民航总局对外宣布喜讯称中国民航成功实现安全飞行500万小时。诚然,这是对我国民航前一段时期安全工作的肯定,但是作为保险公司更应该清醒认识到这并不是所谓的“利好消息”而是挂上了警示牌。因为风险的发生都有一定的概率,安全工作做得好,概率会低一些;安全工作一放松,概率就高一些。但是风险发生的概率的高低是相对的,绝对的风险是永远存在的。中国民航能实现500万小时的安全飞行,一方面说明它的风险控制能力增强了,另一方面也在暗示民航已经沉淀了相当大的风险,此时应该更加督促民航业做好风险防范工作,而不是欢欣鼓舞,疏于管控。“11·21”空难就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再进一步推广开来,不光是民航,还有铁路、公路运输、工业部门的安全生产等等都应该注意这个现象。一个纪录被创造以后往往暗示着一个风险事故可能就要来临,因此保险公司就更应该在类似喜讯传来之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更严格地做好风险干预工作。
“11·21”空难发生以后,全国各大机场销售航空意外伤害保险的柜台是门庭若市,人们对购买航意险显示了极大的热情,而且每次空难事故后都有这一现象存在,这很大程度上说明我国居民不成熟的保险消费观念。其实按照风险的分布理论来讲发生过了风险事故后的近期再发生风险的概率是很小的,而乘客们此时的购买欲最强。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情慢慢地被人遗忘时,风险却在积聚,可那时人们却不太愿意购买航意险了。这就说明大部分乘客买保险似乎只是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而没有理性地去认识保险,购买保险。
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这次空难,把它放到一个大的环境中和别的一些空难去对比,就可以看出公众不科学的保险消费习惯——热衷购买短期的一次性的保障产品,而忽视了对长期保险品种的购买。
2002年5月7日,北方航空公司的客机在大连坠毁,112人遇难,机上乘客103人,其中有39名乘客投保了航意险,投保率是37.9%,同月25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CI611航班在台湾海峡坠毁,机上225人全部遇难,但是只有10人投保了航意险,投保率不足10%,这令人大跌眼镜。在台湾这个保险意识相对较强的省份为什么航意险的投保率这么低,一周后,台湾保险行业协会公布每个遇难者平均拥有价值18.9万美元的寿险。其实,这件事情就充分反映了台湾同胞成熟、健康的保险消费习惯,投保长期寿险,在发生事故时是对你的一个保障,在你一切平安时,它又是你的一份金融资产,不会造成资金的浪费,此时再适当补充一些短期险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但是在祖国大陆,大家对短期险的需求很大,一方面和居民的消费文化有关,觉得一些短期险种的保障放大功能很强,而且价格比较低廉;另一方面,是因为保险公司不正确的消费导向,因为短期的意外险一直是保险公司的优质业务。但是,对于居民个人来说,就好比在不停地购买一次性的产品,一次性的手套,一次性的纸杯,一次性的照相机。这样对消费者来说,不仅浪费了金钱,而且保障效果并不好。人的日常生活要面临太多的风险和健康的困扰,你不可能用短期险种来规避全部风险,而且不能积累现金价值。如果消费者一生中没有发生任何意外,那么那些钱就在一定意义上是白花了。所以长期险对于规避个人的风险和稳定社会起着更大的作用。保险公司应该引导人们健康的保险消费观点。
随着时间的流逝,“11·21”空难会慢慢在人们的记忆中模糊。但是“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经过此次事故之后,公众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和科学的保险消费观念,保险行业也应对现行的不合理地方进行改革,促进保险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