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买球app下载

媒体财大

您现在位于:
【中国金融网】中小银行能否解决企业融资难
发布时间:2004-11-19 来源:中国金融网

中小银行能否解决企业融资难

中国金融网http://www.zgjrw.com

2004年11月19日 8点38分

中小企业作为国内一个重要的经济个体,长期以来遭受着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已达63%,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已达74%。另一方面在全部信贷资产中,中小企业的比率不到30%,70%以上的银行信贷由国有部门利用,而国有部门目前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不到30%,目前这种不公平现象正得到社会的关注,各种提议和措施也正在落实或实施,如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成立中小企业局、政府牵头组织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但笔者认为要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于中小银行,为什么说中小银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主要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中小银行通过市场方式选择贷款对象,既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中小银行的发展。最新国内·国际金融焦点和专家分析请查阅中国金融网《行长经理内参》

从目前我国投融资体系来看,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民间资本。尽管随着全球银行业兼并重组浪潮的兴起,固然是一个个“超大银行”应运而生,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服务对象仍主要是各大企业、跨国公司等,中小企业很难从其中得到资金。另一方面,中小商业银行也并没有就此消亡,反之,中小商业银行也有蓬勃兴起之势。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在新经济中的地位的提高。查阅最全面的金融信息和最有价值的金融资源请登陆中国金融资源总库

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首先,随着我国国有经济结构性调整,国有资本将逐步从一些竞争领域退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其次,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按国际惯例在给予外资企业以国民待遇的同时,也将给予中小企业在市场准入、筹资融资、税收政策、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的“国民待遇”,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再次,随着我国进入全面经济建设,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年收入的提高为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国内市场。

对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尽管剧烈竞争导致利润空间有限,但全国中小银行的数量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仍呈蓬勃之势。目前我国银行机构密度、信贷服务机构的人口覆盖率和企业覆盖率都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我国平均每两万人1家银行,大大低于美国每两万人5家、德国10家、意大利8家的水平。我国平均每千户企业拥有9家银行,美国的这一指标是3家,德国是13家,意大利是44家。这些差距也显示了至少我国银行在数量上有巨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金融资产拥有量较少,金融需求多样多样,对资本成本的承受能力低,中小型的商业银行具有内部组织结构少、机构精、管理成本低、经营灵活、交易成本低等特点,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更能适应我国发展的要求。

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和空间,但两者又都面临巨大的冲击,只有建立战略合作的投融资关系,才能达到两者的共同发展。作为中小企业,或由于缺乏流动资金而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或由于设备陈旧而导致产品质量差,或由于生产原材料集中收购急需集中大量的资金等原因,却无资金来源而失去机会,最后致使企业发展失去动力。同时中小银行由于自身的规模过小,竞争实力有限,无法与大银行抗衡,也必需另辟蹊径,寻找服务对象。因而客观上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存在建立战略合作的投融资关系的必要性。

首先,从经济实体的市场层次来看,中小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是处于同一市场层次的经济实体。它们在组织、技术、效率、服务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点,是水平相当、作用互补的配套、合作关系。规模巨大的国有商业银行,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的那些短、平、快资金需求,特别是规模很小的个体企业。而中小银行为之提供资金服务,无论是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还是从服务便利的角度看,都是最合适的。

其次,从体制上看,中小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具有体制上的对称性。两者中的大多数同为传统体制外的新生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一定作用,但体制上的不对称,使得这种支持难以把两类企业的发展融合起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内外约束机制的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更谨慎。而中小商业银行则克服了这一体制性原因,并在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自身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第三,地方性的中小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以及当地的中小企业和居民,也主要用于当地的经济建设,其经营决策主要以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方针为取向,在市场定位时应选择积极主动地配合地方政府确定的地区性发展战略及其支柱项目。这样易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有利于银行发挥其在当地所具备的地情缘、人缘、信息、网点优势,树立在当地的品牌和威信,而这正是大银行所不具备的。因而,中小银行应加强同中小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达到银企的“双赢”、“双活”。(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来源:中国金融网/作者:国际金融报 张小玲 编辑:津源

编辑: 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