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把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整改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则和目标,突出重点,集中攻关,为学生成长“定制青春”、为教师发展“插上翅膀”、为学院建设“定位未来”,让学院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为学生成长“定制青春”
当“定制”服务遇上“走心”的计划,这便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学子成长的新机遇。
学院探索设计“站点课堂”特色育人体系,构建了“2+4”学生成长培养框架,涵盖骨干和新生两个专项,打造勤学、明信、践行和笃实四个单元,依托理论研修、博雅讲堂、分享沙龙、户外拓展等丰富的活动载体,分类别分模块、多元化多层次开展学院育人工作,引领学院学子夯实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担当作为、砥砺青春成长。“站点课堂”启动后,学院相继开展了“光阴的故事?母校见证”校友论坛、“国投贸易公司骨干校外辅导员进校园”博雅讲堂、“踔厉奋发,砥砺前行”情境课堂等活动,引入优秀校友、业界专家、骨干朋辈等优质育人资源参与学院育人,助力学生成长。学院开展了“不忘初心育英才,好人好事担使命”领导班子主题接待日活动,学院领导与本科生代表就参与“站点课堂”的体验以及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关注热点等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和互动,进一步倾听学生心生,深入探讨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为教师发展“插上翅膀”
当期待成长遇上暖心的平台,这便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发展的新起点。
学院建立“一制一坊”工作机制,从生活关怀和专业成长两个方面帮助学院教师安心工作、提升自我,为教师发展搭建坚实平台,插上“腾飞的翅膀”。“一制”是指《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三必访”制度》,通过“谈心交流”、“上门家访”、“零距离”沟通等形式,在学院教师发生生病住院、重大困难或遭遇突发事件时给予帮助与关爱,畅通真诚倾听教师呼声、真情关心教师困难的渠道。“一坊”是打造“国际商务专业师资(公益)培训工作坊”,定期邀请国际商务领域专家来校讲授和交流,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新时期我国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急需的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加强国际商务专业师资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此外,学院党委积极落实解决外聘行政人员设岗、职责以及待遇问题,缓解了外聘行政人员的压力和顾虑,拨付专项经费实施年度行政人员职业能力提升轮训方案,努力拓宽行政人员职业发展渠道,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素养。
为学院建设“定位未来”
当学院发展遇上凝心的新时代,这便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建设的新阶段。
学院扎实开展对教学科研人员的调研,全面了解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规律和学院学科建设情况,凝练学科方向,明晰工作思路,为学院建设“定位未来”,推动学院“双一流”建设和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在学科发展方向上,学院明确了国际贸易学科与国际商务学科间的联动与协同,明晰了不同发展侧重点与方向:国际贸易学科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突出特色,学院通过调研与整理材料,正在梳理汇总学院在“一带一路”领域、开放宏观、国际经贸规则与全球价值链等方面的成果,努力使各个研究方向形成学术高地、高原,努力打造学术高峰;国际商务学科需要适应开放经济新格局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与研究范式,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通过案例与区域研究,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学术界展示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中国模式,以学术成果的世界影响力坚定“四个自信”;在学院学术品牌与学术氛围营造上,探索打造“非常‘4+1’”系列论坛,“4”涵盖“明德·博喻”师德师风论坛、“格致·博雅”学术名家论坛、“格致·博雅”青年学者论坛和“知行·至善”实践发展论坛,“1”是指学科发展论坛。系列论坛已经全面启动,目前已经开展6场次论坛活动,覆盖近300人次。学院成功举办“历史视角下的中美经贸关系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学科发展2019年高峰论坛。非常“4+1”系列论坛的推出有效加强了学院特色学术品牌和学术文化建设。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适应世界潮流和时代变化,致力于培养传承中华文化、具有全球开阔视野、勇担社会责任的国际经贸人才,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学科建设,努力书写创新发展“奋进之笔”。